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着眼教师队伍建设,充分挖掘和盘活现有编制资源,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依标足额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编制
泉州市结合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通过推进控编减编、整合撤并“小弱散”和职能相近等事业单位、开展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等方式收回编制,优先用于保障中小学教职工用编需求。为填补编制缺口,在省上给予支持的同时,综合考虑各县(市、区)在校学生数和教育发展需求等因素,打破地区、部门间的壁垒,按照“县级先行调剂、市级统筹补充、缺口分步解决”的原则,统筹使用省、市、县三级机构编制资源。特别是面对机构编制资源紧缺的现状,泉州市委编办鼓励和指导部分缺口较大的地区,积极探索公立医院、公办幼儿园实行人员总量控制备案管理,腾挪收回的编制全部补充到可调剂使用的存量空编中。至2022年4月,第三轮统筹调剂分配结束,泉州市实现全域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编制依标足额核定。
全面推行“县管校聘”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2018年,泉州市直、泉港区、永春县先行先试,率先启动“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其中,泉港区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区,市直及永春县被认定为省改革实验区,为全面推行“县管校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比如,泉港区成立教师服务中心统筹调配师资,推行“一管理两竞聘三考评”机制,打破师资交流壁垒,实现“人编合一”,特别是开展了工作岗位和技术岗位两项竞聘,兑现两个改革红利。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均已出台相关文件并启动本辖区“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近三年来,全市12个县(市、区)及市直学校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校际交流轮岗,通过校际调动、公开选调、支教援教、跟岗学习、“小片区”“大片区”管理、学校撤并师资分流、超员交流、旧校区到新校区、到合作办学学校交流等形式深入推进师资轮岗流动, 2021学年度全市有2613名义务教育教师参与县域内校际交流,占21715名符合交流教师的12.03%,其中902名实际交流骨干教师占交流总数34.52%。
严管活用有效提高机构编制使用效益
2020年来,泉州市县两级机构编制部门严格落实中央有关规定,开展占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对挤占挪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在编教师长期到民办学校任教、违规抽调借用中小学教职工、非教学人员使用教职工编制占比过大等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截至2022年3月,全市各类违规占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教育编制使用率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同时,为解决因人员退休等腾出的空编无法及时用于教职工增补的问题,泉州市创新推行“预用编”管理模式,充分考虑学校“学期制”教学特点,对各中小学幼儿园当年度拟退休人员进行测算、确认,将每年拟退休人员编制提前纳入人员补充用编计划,有效加快编制使用周转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