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泉州,生机勃勃。东海中央活力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海丝大街(后埔段)、通海大道两条交通“主动脉”全线贯通,即将于本月通车,拉近东海组团与中心城区各组团的距离。
这是泉州争优争先争效的一个缩影。两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聚焦“大拼经济、大抓发展”,深入实施“抓项目、促发展”系列专项行动,持续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大抓服务、大抓落实,以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国土空间高质量重构,以创新推动产业链高质量重塑,在“起承转合”间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产业更具竞争力
累计涌现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5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27家,加速形成“石化—纺织鞋服”两万亿级、“建材—家居”万亿级、“机械—电子”万亿级的产业链群和若干个百亿级、千亿级新兴产业。
空间更具承载力
累计实施100个市级园区项目,建成标准化厂房1656万平方米,新增入园企业1600多家,拉动逆周期投资1000多亿元,盘活低效工业用地2.5万亩。
招商更具吸引力
每年新签约项目总投资均在万亿元以上,开工项目和竣工项目总投资超万亿元,位居全省考评第一,一大批侨商泉商回泉投资,为家乡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创新更具驱动力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从1037家增长至3084家,大院大所从18家增加到28家,研发投入从160亿元增加到200亿元,增速位居全省第一;累计建成国家级、省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分别达10家、28家、72家;超5400家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
城市更具辐射力
在建城建重点项目盘子扩大到63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领跑全省,制约城市发展多年的跨江通道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
文旅更具影响力
“文旅+”专项行动推动世遗泉州火爆“出圈”,实现旅游收入迈入千亿大关、旅游人次攀上8650多万高峰。
安全更具免疫力
连续两年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目标责任制考核全省第一。
起笔破题
陆续启动实施21个专项行动
时间的指针回拨到2021年下半年,彼时金秋十月,泉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吹响“奋力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的集结号。
蓝图既已绘就,“起笔”尤为重要。泉州直面新机遇与新挑战,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开始策划实施“抓项目、促发展”系列专项行动。
2022年,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项目攻坚年、抓城建提品质、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1+3”专项行动率先“打头阵”。此后,“抓项目、促发展”不断向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民生、文化旅游、农业农村等方面延伸拓展,共陆续启动实施21个专项行动,打出“强引擎、建载体、铸链条、提存量、拓增量、优环境”组合拳,成为泉州“大拼经济、大抓发展”的关键抓手。
承载千钧
以产兴城 以城聚产 产城联动
“干一年、看三年、盯五年”,以这样的节奏,泉州统筹做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两篇文章”,有条不紊推进“抓项目、促发展”系列专项行动。
两年多来,产业更具竞争力。“重龙头、强品牌、铸链条”“培优扶强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倍增”等三个专项行动精准发力,县域重点产业链竞相发展。全市已累计涌现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5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27家,加速形成“石化—纺织鞋服”两万亿级、“建材—家居”万亿级、“机械—电子”万亿级的产业链群和若干个百亿级、千亿级新兴产业。
两年多来,空间更具承载力。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打开“百千万”格局,累计实施100个市级园区项目,建成标准化厂房1656万平方米,新增入园企业1600多家,拉动逆周期投资1000多亿元,盘活低效工业用地2.5万亩。
两年多来,招商更具吸引力。“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等两个专项行动拉开大招商、招大商架势,每年新签约项目总投资均在万亿元以上,开工项目和竣工项目总投资超万亿元,位居全省考评第一,一大批侨商泉商回泉投资,为家乡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两年多来,创新更具驱动力。“抓创新促应用”“抓工业设计促产业提升”“绿色数字技改”等三个专项行动纵深推进。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从1037家增长至3084家,大院大所从18家增加到28家,研发投入从160亿元增加到200亿元,增速位居全省第一;累计建成国家级、省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分别达10家、28家、72家;超5400家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两年多来,城市更具辐射力。“抓城建提品质”“抓征迁交净地”“聚城畅通”等专项行动,以及“绿满泉城”“照明提升”“水系联排联调”“电力设施补短板”等三年专项行动环环相扣,在建城建重点项目盘子扩大到63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领跑全省,制约城市发展多年的跨江通道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现代化泉州新城日新月异。
两年多来,文旅更具影响力。“文旅+”专项行动推动世遗泉州火爆“出圈”,实现旅游收入迈入千亿大关、旅游人次攀上8650多万高峰,“全国最具烟火气旅游城市、世界海丝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照进现实。“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做足稳产保供、现代农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文章,宜居宜业和美海丝侨乡渐入佳境。
两年多来,安全更具免疫力。“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分级分类推进,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实现双下降,连续两年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目标责任制考核全省第一。“惠民生补短板”专项行动坚持投入超七成五财力,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转段换挡
问投入要产出 以亩产论英雄
从2022年项目攻坚破难点,到2023年项目奋战造氛围,再到2024年项目创优比品质,泉州“抓项目、促发展”的步履始终稳健。
“真金白银”投入,也要“货真价实”产出。眼下,“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把更多精力从“招商与建设”转入“投产与运营”,力促签约项目达产见效;“抓工业设计促产业提升”专项行动从“搭平台、打基础”换道“增强设计意识、促进成果转化”,推动工业设计向更多市场主体覆盖;“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联动新城古城,按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键”,让城市品质见形象、百姓生活得实惠;“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专项行动扩面提质,在已完成5.2万家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广大中小微工业企业、“九小场所”、商贸企业全覆盖,筑牢本质安全防线……
随着系统思维、经营理念、专业精神、风险意识的不断强化,更多专项行动亦相继迎来了转段换挡的窗口期。
合力致远
激情燃烧 干事创业 奋勇争先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聚焦发展、凝聚共识的合力在“抓项目、促发展”中蔚然成风。
泉州之合在政企。“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专项行动策划推出6批共72条“泉心泉意”营商环境举措,出台促进政商关系亲清统一、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八条措施。线下,常态化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局长走流程、走基层”,在“换位体验”中改进企业群众办事流程,打通审批堵点,压缩承诺时限;线上,开通企业服务专线,推出“政策找企2.0版”“数字超市”等平台,实现“简单接入、自动匹配、便捷申报、快速兑现、直达企业”,有效解决了政策快速落地问题。“政企互动”的好传统根深蒂固,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城市、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实至名归。
泉州之合在干群。各级党员干部始终自觉践行“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秉承“干部服务群众、政府服务企业、机关服务一线”的优良作风,把“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干部敢为、地方敢闯”带动“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百姓的“好日子”。
泉州之合也在人才。迭代升级的“1+1+3+N”人才政策体系以诚相待,激情燃烧、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热浪滚滚,“让泉州成就人才、让人才成就泉州”双向奔赴,收获人与城的双份精彩。(来源:泉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