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大力推进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提速增效改革
[2018-08-07 16:13] 阅读人次:100 【字体:

  今年以来,德化县创新改革思路,推出建设项目 “一区通办”、购买图审服务、便民服务专窗等改革举措,实现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从项目生成、用地确认、施工许可到可动工建设全流程总耗时压缩至96个工作日,其中涉及行政审批总耗时压缩至20个工作日,推动了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提速,有效增强了企业和群众的改革获得感。 

  一、突出“三个驱动”,把改革责任压到最实。一是强化党政主导驱动。成立深化行政审批改革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县政协主要领导干部分别担任组长、第一副组长、常务副组长,先后召开专题会和协调会10次。成立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干部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的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及时解决建设项目中的问题。二是强化督查考核驱动。把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纳入县委“收账”机制,突出一线实绩考察,把压力传导到副职领导干部和股室经办人员。三是强化反向约束驱动。建好行政审批自助服务终端举报平台,发布投诉电话和微信公众号,将服务管理工作纳入管理办法,每月或两个月定期开展公众评议,通过完善制度,增强行政服务中心的综合管控和协调职能。 

  二、设置“三个专区”,把审批程序化到最简。一是建设项目服务专区。推行项目建设审批“一区通办”制度,抽调住建、国土、环保、林业等专业人员以及招聘专职人员入驻,专区设置咨询协调、供地信息、统一收件、统一出件等前台窗口岗位6个和后台配套岗位6个,业主提出申请时,“一区通办”窗口即予登记,杜绝受理件“体外循环”。二是乡镇便民服务专窗。针对80%多的人口往城关聚集特点,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6个乡镇便民服务专窗。其中,3个代办专窗由龙浔、浔中、三班等项目建设重点镇分别派员进驻中心,为辖区内固定投资200万以上的企业和项目建设的审批事项提供代办服务,解决群众城乡来回跑的问题。三是信息归集专用平台。依托行政审批服务系统,计划今年11月全面完成信息归集平台建设,推进“一区通办”窗口和审批部门的申报材料、生成证照、档案资料等归集共建共享。 

  三、破解“三个问题”,把审批时间缩到最短。一是实行图审集中购买解决审图突出问题。采取政府利用财政性资金,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进1家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图审查机构承担全县图审业务,统一协调、强化监管。二是项目预审制度解决供地耗时浪费问题。采取提前设计的办法,在各职能部门一致同意用地申请后,在业主自愿的前提下,县行政服务中心提前将用地红线图、规划条件等资料交给业主,利用供地流程政府内部自行流转的时间,让业主可以提前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规划设计,施工设计图纸完成后,业主向“一区通办”窗口交件即进入预审程序,各审批职能部门进行预审查,预审通过后,审批部门同步出具相应的预审意见书,待业主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凭预审意见书直接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以减少正式审批所需限,从而实现项目生成、用地确认到可动工建设时限为96个工作日。三是加强巡查解决建设监管不到位问题。采取事前宣导,开展全面、深入的宣传,对建设项目提供政策法规全方位咨询服务,引导业主做好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强化事中监管,对在建工程不定期做好巡查工作直至工程竣工,同时做好核查记录,一旦发现违法施工建设立即制止、停工整顿;事后查处,对竣工验收时出现的各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按规定从快查处,在5个工作日内做出行政处理决定。 

  四、实施“三个全程”,把审批服务做到最优。一是全程限时。制定行政审批总耗时20个工作日,建设项目从项目生成、用地确认、施工许可到可动工建设全流程总耗时96个工作日的机制,每一个环节都明确规定了有关职能部门的办理限时,结合年度绩效考核机制,让职能部门产生“立即办”的压力,从而有效提高审批效率。二是全程留痕。业主提出用地申请后,即在县行政服务中心留下痕迹,到建设审批、施工建设和竣工验收,每个环节县行政服务中心都能及时掌握办理动向、及时提醒。三是全程服务。推行微信预约办事和网上办事,深化上门服务,开展延时加班、预约办理及导办、帮办、代办等“保姆式”特色服务,综合运用项目预审等工作机制,缩短审批时间,全面实现“最多跑一趟,只进一扇门”。今年来,共组织窗口人员深入105个新建重点项目和陶瓷企业开展上门服务78场次,协调解决项目审批问题59个;开展延时加班、预约办理及导办、帮办、代办等“保姆式”特色服务1800多件次。建设24小时自助行政服务平台,目前已有1079个审批服务事项实现在线申办服务。 

    


收藏】 【打印】 【关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