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委编办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结合事业单位法人行业特点,积极探索推进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建设,促进完善文化、教育、卫生等行业机构管理运行机制。
一、织好政策宣传引导网
泉州市针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以决策层及其领导下的管理层为主要构架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和实现管办分离的重要途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事关事业单位改革和公益事业发展大局,需要各级各部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稳步推进实施。市委编办认真履行指导推进试点工作的职责,加强指导事业单位拟定章程,依法进行核准,并对组织章程履行情况进行监管。为深化相关部门对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工作的认识,强化协调配合,通过编印发放《泉州市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工作资料汇编》、上门沟通、电话联系等方式,积极宣传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与举办单位沟通协调,与试点单位达成共识,与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合力推动工作。
二、制定业务指导实施网
市委编办与市文旅局、市科协有关负责同志多次面对面沟通,推动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海交馆、市艺术馆、市科技馆形成以理事会领导下的管理层为主要构架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根据中央编办印发的《事业单位章程示范文本》,认真指导制定章程草案,提出修改意见。指导过程中,重视体现公益性和非营利属性,同时增强工作前瞻性,对一些特殊及意外情况,设置兜底条款,使组织章程更加完整严密。制定的章程框架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完整,建立的决策监督机构、管理层模式符合公共文化机构特点,充分体现公益事业单位属性。目前,已审核同意市图书馆等5个馆的《章程(草案)》。五馆均已成功召开理事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表决通过《章程(草案)》,报经核准,这标志着我市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工作的落地运行。
三、构建行业领域推广网
市委编办以泉州市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建设为切入点,及时总结经验做法,推动教育、卫生等行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工作。
一是加强指导教育、卫生等行业机构制定组织章程。结合事业单位新设立登记、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工作,加强纵向比对,选取最能反映行业特点、公益属性的指标,纳入年度报告必填内容。黎明职业大学、泉州师院、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以及市光前医院、妇幼保健院(泉州市儿童医院)、中医院、第一医院、传染病防治医院、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等公立医院已全部完成本单位组织章程的制定出台和核准备案,并加强对其履行组织章程情况的监管力度。二是加强研究总结提升法人治理指导工作经验。按照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及时总结经验,提炼工作方法,提高指导力度。同时,加强日常跟踪,结合事业单位法人“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工作机制和事业单位实地核查制度,密切关注相关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建设进程,帮助指导建立配套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建立的法人治理结构与现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衔接和平稳过渡。